房地產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房地產投資可能不會有回報。
中國的房地產已經超越了它的歷史使命,目前的作用不再是一種積極的激勵,而是一種副作用。
一句話:房地產死了!
目前,我國所有的發展方向,沒有一個是針對房地產的,而且房地產不是一個推進器,而是一個制動器,甚至可以說是一個路障!
倡導房地產不過是最后的希望:放水!但兩會之后,這條路被切斷了!
政府兩會工作的最新報告充分顯示,政府是不可能放水的,部分市民的最后一線希望已完全消失,讓我們看一看政府工作報告的內容:
今年赤字率預定在3.6%以上,財政赤字規模比去年多1萬億元,同時發行1萬億元專項抗疫債,這是特殊時期的特殊舉措。以上2萬億元全部轉移到地方,并建立了專項轉移支付機制。資金直接流向市縣基層,直接惠及企業和百姓。主要用于保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包括支持減稅降費,減租減息,擴大消費和投資等。
財政赤字增加1萬億,主要是由于疫情的影響,財政收入減少,財政支出不能大幅度減少,因此有必要增加財政赤字。
加上1萬億專項防疫債券,總計2萬億元,全部向地方一級發行,目的非常明確--保護就業,保護基本民生,保護市場主體。總之,這是救生錢,而不是某個群體的利益相關者,比如房地產利益相關者。
同時,工作報告明確指出,基本民生只是增加了還是沒有增加,進一步表明救生的屬性也符合我原來的判斷,即"不會動搖基本民生,那就是基本磁盤"。同時,強調一天太緊,"一般開支要堅決削減","非硬性開支應減少50%以上",可見,決心"節支"。
2019年,國家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3.8874萬億元,減少5%是1萬億元;非緊急非剛性支出找不到具體數字,估計行政辦公支出減少50%以上,估計規模也可節省數萬億元。
要大力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增減基本民生支出,確保重點地區支出,堅決減少一般支出,嚴格禁止新建建筑,嚴禁鋪張浪費。各級政府要真正吃緊,中央帶頭,中央帶頭安排支出負增長,其中非硬性支出不需要削減50%以上。
到2023年,也就是四年之內,這個數字就會下降(事實上,許多城市已經下降了兩年),包括一線二線城市,盡管北生光已經比最高點稍微下降了一點。
我指的是至少20%的跌幅。即使在二線以上的城市,一些已經下跌30%甚至40%的城市也不足以大驚小怪。
三四線城市,特別是遠離中央大城市的城市本身沒有任何特色產業,等待50%的折扣。
在第五條線以下呢?等到我們回到改革開放的時候。
許多人喜歡在分析問題時犯"要求一把劍"的錯誤,把中國過去幾十年的通貨膨脹視為預測未來通脹的理所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它會淹死自己。
看看美國,根據你的通貨膨脹理論,美國的房價已經耗盡了銀河系。
不要自欺欺人,所謂的反通貨膨脹就是可以創造房地產利益的概念。在過去,我們的國家依靠釋放水來刺激經濟,但是大量的水被投入房地產,所以房地產急劇上升,流向的地方不是你的房地產牛,而是高樓奶牛,在那里你認為自己是以力量為基礎的。醒醒。你沒有太多的力量。
目前房地產是如此之好,以至于它現在是一個如此兩難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