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保協:商業養老發展面臨挑戰
今后,中國將以市場效率促進補充性商業養老管理體制的可持續發展,引導和鼓勵具有"養老金"屬性的特許保險機構在養老金市場化和專業化方面做好工作。"針對我國養老保險市場的現狀,中國保險協會提出了上述建議。
2020年9月27日下午,中國保險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國保險業協會)正式發布了"中國保險業協會2020年養老保險研究報告-商業養老保險機構的責任和使命"(以下簡稱"報告")。
中國養老保險市場多元化金融主體競爭格局逐步形成。到目前為止,我國共有8家專業養老保險機構,另外,中國建設銀行已獲國務院批準設立建信養老管理公司,并于2019年3月批準恒安標準人壽成立第一家外資養老保險公司等。
據了解,為了完善養老保險制度,實現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中央保險協會成立了一個專門的研究小組,歷時半年形成了本課題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報告系統地梳理和分析了全球主要養老保險制度下養老保險機構的發展過程、典型或最佳實踐案例和監管體系,以及國內養老保險機構現有的業務范圍、業務模式、發展瓶頸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養老保險機構發展的關鍵問題、框架模型和相關建議。
那么,今年報告的重點是什么呢?對于當前的養老金市場,有什么參考價值?
商業養老保險發展面臨挑戰
報告發現,美國、德國、英國、澳大利亞等世界主要經濟體繼續追求公共養老保障功能與商業補充養老保障功能的均衡發展,提高可持續性已成為新一輪國際養老保險改革最普遍的目標要求,各國通過各種參數化改革和體制改革的綜合措施分擔老齡化風險。
中國也在積極推動商業養老保險的發展。例如,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將降低養老保險費率,減免新的稅收和費用約5000億元;政府將促進中國養老制度第三支柱的可持續發展,并予以護送。
然而,中國商業養老保險的發展仍面臨挑戰。據報道,與全球市場相比,中國的公共養老金覆蓋范圍處于世界前列,公共養老金的重置率也處于領先水平,但通過養老金制度改革,總體替代率仍需不斷提高。
面對這一困境,報告提出了中國今后將促進具有市場效率的補充商業養老管理制度的可持續發展,并引導和鼓勵具有"養老保險"屬性的特許保險機構做好養老金市場化和專業化運作的建議。
構建養老金融合作的協調模式
據調查,我國養老保險機構形成了單一信托型和合同+信托型兩種經營模式,并逐步向金融集團化方向發展。未來,保險養老保險機構將通過專業創造具有養老融資協同優勢的業務模式,使我國商業養老保險制度不斷完善。
此外,華金證券分析師還對中國養老金融產品進行了庫存總結,包括保險養老產品、養老目標基金、銀行養老產品等類型,產品多元化和養老金融業務長期以來一直突出。
根據我國社會的現狀和轉型期養老保險市場的階段性特點,提出了在長期投資、職業化、遵從性和可持續性等方面創新和改進管理,積極探索和構建合作優勢下我國養老管理的"平臺"經營模式,同時要重視混合經營模式下風險傳遞不確定性的動態科學管理,在構建長期價值驅動的老年健康綜合生態平臺中發揮"領頭羊"的作用。
養老保險機構將充分發揮長期投資優勢和精算優勢,在長期資本管理細分競爭中發揮主導作用。根據我國經濟和人口的發展趨勢,養老保險機構的規模將由小到大,未來的增長空間是可以預見的。"中國保險協會是這么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