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搬遷去印度等國家,中國世界工廠地位會被取代嗎?
為什么這些外國公司要去印度、越南和其他國家。我們不難仔細分析,不管是富士康、三星、蘋果(Apple)、高通(Qualcomm)、耐克(Nike)、阿迪(Adi)等,它們都要離開裝配線--這是一條需要大量人力才能完成的生產線。它們為什么要搬遷或已經搬走?
首先,近年來中國工人的平均工資有所增加,而越南、印度和其他地方的平均工資較低。
第二,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對企業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企業需要為員工支付社會保險,因此在中國生產產品的成本比以前高。
第三,中國國內品牌正變得越來越強大,特別是在電子產品和體育品牌等大眾消費品領域,不僅消費者可以選擇,而且質量也越來越高,這使得這些外國企業的利潤空間受到嚴重擠壓,甚至是一場生存危機。
第四,印度、越南等國給予這些外資企業更大的政策優惠,如稅收優惠、土地優惠等。
第五,這些外國企業打算進一步開拓東南亞和南亞市場,并選擇在當地設廠,以降低中間運輸成本。
第六,在中國產業政策和消費政策升級的影響下,國家對這些低端產業(勞動密集型)的支持越來越少,反而加大了對高新技術等現代產業的支持力度。
第七,避免美國對中國高科技產品的制裁,更好地保護自己。
中國在世界上的"工廠"地位會被東南亞和南亞等國家所取代嗎?顯然,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中國有健全的基礎設施和配套產業,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能與之匹敵。許多高科技產業已經選擇在中國定居,比如世界500強之一的巴斯夫化工(BASF化學)決定投資100億美元在湛江市建設一個精細的化工生產基地。特斯拉還計劃投資20億美元在上海建設一家工廠。大眾汽車(Volkswagen)將在中國設立一個研發中心。可以說,越來越多的外國企業在中國設立研發中心,因為它們重視中國的更高質量的人力資源。
第二,俗話說,瘦駱駝比馬大,無論其他國家如何發展,由于地域有限,都不可能產生這么大的吸收能力。中國"工廠"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基于我國眾多的人力物力資源,因此在短期內其他國家都無法擺脫這一稱號。
第三,中國有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中國消費者擁有世界上最高的消費能力。對于任何想要賺錢的外國企業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肥肉。如果這不是最后的手段,他們可以放手。這些公司的離開表明,中國消費者變得越來越挑剔。為了賺錢,他們必須提高產品質量,否則就必須被趕出去。
這些外國企業離開中國,不是說我們被拋棄了,而是我們的企業和產品越來越好,消費者越來越理性。它們使外國企業無路可走,不得不倉促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