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為避險資產,人民幣為風險資產
目前,新疫情的中心仍在世界各地輪換,并呈現多輪暴發的趨勢。各國疫情控制的差異,以及救助措施和效率的不同,給各國經濟運行和社會秩序恢復帶來了嚴峻挑戰。例如,昨晚(當地時間28日),德法兩國政府同時宣布實施封鎖措施,并將封鎖期提前一個月設定。毫無疑問,如此之多、如此之多的不確定性不僅增加了金融市場的波動性,還會引發金融市場的新變化,其中一些變化可能是趨勢性的。
以匯率市場為例。過去,美元作為危機時期流動性最強的避險資產而走強,但這次不同了。雖然由于新王冠的爆發,全球經歷了150年來最強的同步衰退,但美元指數在3月20日突破103點后,目前已處于貶值狀態,與103點的峰值相比,貶值了9.3%(9月初美元指數一度跌至91.74,最高累計貶值11.2%),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則從5月27日的7.1765點反彈,目前在6.71左右,累計升值6.95%(10月2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度升至6.64,最高累計升值8.08%)。
在全球同步深度衰退的背景下,如何解釋美元走弱、人民幣走強?而美國大選期間的不確定性以及選舉結果將如何影響人民幣和美元?
首先,美元作為對沖資產反映了其屬性。鑒于全球貨幣體系仍然是以美元為主的信用貨幣體系,除國際市場上的商品和服務主要以美元計價外,美元也是貿易結算、金融交易和儲備貨幣中最重要的貨幣。美元的廣泛使用和主導地位使其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對沖金融資產之一。例如,全球GDP名義增長率與美元指數之間存在兩條經驗數據規則:
第一,全球經濟增長率與美元指數呈反比關系,即全球經濟進入上升周期,相應的美元指數進入下行通道;反之,當全球經濟增長率與美元指數呈負相關時,全球經濟增長率與美元指數之間存在著負相關關系經濟進入下行周期,相應的美元指數進入上行通道。
其次,全球經濟增長的拐點在美元指數拐點之前。
這兩個經驗數據規律表明:當經濟惡化時,市場風險偏好轉向謹慎,美元作為避險資產的吸引力周期性增加。相反,當經濟好轉時,美元的避險吸引力就會下降。因此,該數據反映了美元指數與全球經濟增長率的反向關系;而市場風險偏好是全球經濟增長的趨勢,只有在趨勢得到明確確認后才會進行趨勢調整。因此,美元指數的拐點滯后于全球經濟增長的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