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注冊制度市場化機制在首次公開發行案例中的作用尤為突出
日前,江蘇Netjin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Netjin Technology")的IPO申請未獲批準,這是試點否決后的第一個注冊制度。與此同時,第45只注冊股份正式上市。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創業板注冊制度審計的逐步推進,包括IPO是否會逐步出現,這是市場導向機制的有效性。在這一背景下,更多高質量的企業將脫穎而出,尾部企業將面臨清算風險。
IPO的第一個案例是否從市場化效應中折射出來?
11月11日晚,創業板上市審查信息披露網站公布了2020年創業板上市委員會第44次審查會議的結果,網通科技上市申請的審查結果不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同一天,深圳證券交易所發布了關于終止江蘇網金科技有限公司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和上市的決定,解釋了Netjin科技上市的原因。
這是創業板改革和試點注冊制度以來第一次在上海市委會議上出現否決案。
注冊制度改革可以增強市場的包容性和開放性,門檻是客觀的。"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指出,有兩個非常關鍵的標準需要滿足,一個是財務指標,另一個是行業準入條件。此外,審計中需要滿足材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公司IPO不被允許有三個原因。
業內人士認為,根據現行創業板發行和上市的規則和程序,在審計過程或登記過程中終止是正常的,這也是市場化的體現。
目前,創業板注冊系統的審核和發行各環節仍處于正常有序的推廣階段。11月12日,第45家注冊公司天科(Tienke)正式登陸創業板,首日漲幅超過200%。截至11月13日,DiNike收盤價為74.26元,每日下跌2.34%,較發行價上漲198.59%。
登記制度下的商業交易也很活躍。根據通化的數據,上周(11月9日至11月13日),在創業板注冊制度下的45家企業的平均周轉率為24.22億元,比874家創業板企業每周平均營業額13.21億元高出83.35%。
市場將進一步分化
事實上,除了IPO的"入場"之外,市場化機制還體現在新股的市場化定價、優勝劣汰等方面。
通化順數據顯示,自8月24日實行注冊制度以來,創業板發行市盈率逐漸下降。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11月13日,在創業板登記制度下上市的45家企業的算術平均市盈率為33.76倍,其中前18家公司的平均市盈率為39.3倍,而自10月以來10家上市公司的市盈率為32.33倍。
從其所屬產業的角度看,45創業板注冊制度下的企業基本符合創業板上"三創新四新"的產業取向,即企業順應"創新、創新、創新"的大趨勢,即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務類型、新模式"的深度融合。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瞻曾表示,創業板注冊制度改革優化了上市條件,綜合考慮了預期市值、收益、凈利潤等指標,制定了多元化的上市條件,支持不同成長期、不同類型的創業型和創新型企業在創業板上市,從而吸引企業積極進入創業板市場。
然而,注冊新股的分割也在增加,在一級和二級市場上,存在著大型市值企業獲得流動性溢價的現象。9月9日,創業板首次登記制度下的上市公司出現了分拆現象。截至11月13日,創業板注冊制度下上市公司的相對發行價漲幅達到1137.40%;32家上市公司的流動性溢價超過100%;最低的只有10.89%。個股分化現象十分明顯。
平安證券表示,創業板注冊制度是A股市場從漸進式改革到股份制改革的第一步,也是全面推進注冊制度的重要突破。在此背景下,差異化是未來市場的主旋律,更多高質量的企業將脫穎而出,一些尾部企業將面臨清算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