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巴辛有志被輿論定罪:真相永遠不會缺席,操縱輿情需嚴打
原以為辛巴燕窩事件在很多消費者開始陸陸續續收到賠款的時候,就應該已經告一段落了。雖然有關后續品牌方和主播的責任劃分包括燕窩行業的標準都需要進一步的討論和完善,但總歸這件事情對于消費者是有了一個明確且不錯的結果。但是沒想到,近日網傳廣州市白云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對辛選方公司“立案調查”又讓辛巴成為了議論的焦點。
更有報道稱辛巴因為造假面臨15年刑期一時間大家都在揣測,轉載這些內容,整個輿論場更是熱鬧紛紛。且不說辛巴燕窩事件到底算不算得上“造假”,僅這個輿論代替法律量刑的說辭,就讓人不得不懷疑這篇報道有公關黑產業鏈的嫌疑。
繼消費者陸續收到辛巴方面的賠款后,辛巴已經漸漸淡出人們的關注視線。但突然關于辛巴造假面臨刑期這種造謠抹黑的論述短時間內在媒體上超強密集的出現,且觀點內容大多類似。其次,文章里數據詳實且數據來源無確定出處或不署名,觀點、數據最早發源于微博、知乎或類似社交網站的匿名爆料,再被媒體或自媒體引用。這也是公關黑產業鏈的老套路了。
縱觀整個辛巴燕窩事件,每次在事件有所平息的時候,就會有其他方面的說辭把辛巴重新拖回觀眾和輿論議論的焦點。盤點有關辛巴燕窩事情的公關黑產業鏈后,我們不難發現,他們所謂黑的方向基本是兩個,其一是面向消費者和用戶,其二是面向行業。內容也是從在事實基礎上添油加醋,斷章取義,駭人聽聞到純粹的造謠抹黑。但由于辛巴對于消費者的率先賠付導致其向消費者抹黑的意圖破滅,于是面對所謂的例行檢查的行政立案調查,開始惡意解讀、造謠,傳播不實事實。
抹黑造謠的渠道更是從平媒到網媒、從微博到自媒體,數不勝數。更令人發指的現實是,隨著微博、微信自媒體的盛行,黑公關的趨勢是越來越多的是用造謠的手段面向行業對競品進行抹黑。尤其是電商直播熱潮以來,各種圍繞著主播的黑公關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在此只想告訴那些仍然執著公關黑產業鏈的企業也好,個人也罷,不要執迷不悟了,清者自清的道理大家都懂。互聯網發展至今,網友和吃瓜群眾大多眼光毒辣且準確,那些所謂造謠編排的事實是經不起推敲的。趁早收手,腳踏實地的為直播電商行業發展增磚添瓦才是正事。切勿把時間和精力全部放在當一個職業“黑粉”上,真相可能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