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金融風控 數據智能構建“護城河”—專訪金融專家盧迎旭
(文/黎聞遠)經歷了過去一年的沖擊與重構,金融行業如今到了轉型升級的關鍵期。疫情像是一次考驗從業機構風控能力虛實的突擊“大考”,能力強者借此驗證了自身風控模式及模型的有效性,能力弱者就會遭受無情打擊。“以科技賦能金融風控,以深度的金融理解和智能化的數據分析,做好金融風控工作,并為金融業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構建起一條‘護城河’”,著名金融風控專家盧迎旭如是說。
作者:很多人認為風險控制是金融行業的第一要務,對此您怎么看?
盧迎旭:我認為至少在金融行業的很多細分領域里,“風險控制是第一要務”是一個真理。金融行業是跟風險掛鉤的,世界上沒有絕對安全的金融產品,要想在金融市場里做對決策、選對產品、獲得收益,就需要金融風控的保駕護航,將風險有效控制在合理和盡可能低的范圍內。
作者:防控風險是金融公司轉型必備的核心競爭力,您怎么看金融公司的風險防控?
盧迎旭:風險防控是金融公司的生命線,金融公司要抓好各種存量風險化解和增量風險防范,提升全面風險管理能力,練好內功、強健體魄。風險管控如治病救人,“上醫治未病,中醫治已病,下醫治末病”,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從一些出險公司來看,其早期就已出現“三高癥狀”,主要表現為關聯交易高、違規違紀高、客戶投訴高,若不及時進行“干預治療”,出現各類“并發癥”,再“緊急救治”時已“病入膏肓”。這些問題給金融公司發展敲響了警鐘,強化主動管理、堅持審慎經營,成為金融公司保持機體健康的不二法寶。金融公司在經營管理中要做到既控制好風險,又不錯失發展機會,風險防控的角色和定位就要從“控制”向“引領”轉變。一方面,風控要做“火車頭”,積極提升業務素質和專業能力,走在業務前面,牽引好業務發展方向,避免走彎路、走錯路;另一方面,風控要做“安檢員”,從合規發展、穩健發展的角度出發,有效識別風險點,控制好實質性風險,同時,還要通過有效的政策制度、方案設計,保證產品合格上市。金融公司要在思想、組織、機制、執行層面構筑起風險管理的“四道防線”。
作者:您認為接下來金融行業發展的導向、側重、節奏將呈現怎樣的格局?
盧迎旭:金融行業的高質量發展,首先要做到精準,要精準地找到、服務真正有合理需求的用戶,而不是一味把風險系數降到最低;其次,要通過科技手段把風險管理和客戶經營等成本降下來,為用戶提供更低價、普惠的產品和服務。科技能力是金融行業發展的“基礎設施性”痛點。當前,從業機構的科技水平參差不齊,且差異較大。從這一痛點出發,金融行業需要有專業的科技服務商扮演“教練”的角色,協助從業機構提升科技能力、風險管理能力和互聯網經營能力,解決科技痛點的同時帶動行業持續向良性發展。
作者:您認為科技對于金融公司的風險管控有何作用?
盧迎旭:近年來,隨著金融科技的應用日益廣泛,科技賦能金融風控的施展空間越來越大。加強科技研發,通過引入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最新技術,對風控系統進行迭代升級和創新創造是我目前放置了非常大精力的事情,也是我呼吁行業企業共同努力的方向。通過智能化高新金融風控技術的研發,打造全周期管理智能風控生態體系。在這種體系下,金融企業可以在“募、投、管、退”四大環節實現全品種線上覆蓋,全流程封閉管理,全風險智能管控的智能護航,對于投資企業和個人投資者而言都是為他們保值增收的最強護盾。在當今時代,科技就是各個行業發展最好的助推劑,誰能更好地掌握科技助力誰就能獲得更多的市場和客戶,贏得更大的收益。
作者:您未來在金融科技方面有怎樣的計劃?
盧迎旭:在技術方面我注重的是算法、算力、數據,但技術只是作為“輔助”,其中心還是要牢牢把握專業的金融理念和知識。未來我將繼續加大對科技研發的投入,也將在行業展開更多金融技術人才的培養,讓更多的人能夠用專業和技術“兩條腿走路”,從而推進行業的整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