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工程師石磊:為后代留下一片晴朗的天
(文/張思睿)隨著我國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加速,全國廢水的排放量也逐年增加,導致水環境不斷惡化,水資源污染嚴重。同時,我國人均可再生淡水資源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淡水消費量占水資源總量的比重為22%,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9%。我國人均可再生淡水資源在所有國家中排名倒數15 位左右。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我國的水環境保護刻不容緩。
水處理產業作為化工產業鏈重要環節之一的技術密集型行業,對于水環境保護以及節能減排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未來,水處理產業要想實現高質量發展,就必須借力于科技創新的力量。作為國內水處理產業的領軍人物,擁有環境工程碩士、化學碩士教育背景的石磊深知這個道理。
石磊指出,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工農業生產的發展,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水體污染、水資源短缺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嚴重制約因素。
在蘇伊士水務技術(上海)有限公司任職期間,石磊就投身于水處理與技術的研發中。從解決水過濾期間導致的水質二次污染,到提高冷凝水回收利用裝置的回收利用效率和警告信息精度、完成污水處理機制的全自動化智能監測等,石磊研發出的多項水處理科技成果現已正式投入工廠使用,通過對污水處理過程數據進行智能監測和反饋,大大提高了污水處理效率和出水水質的穩定性。
以石磊研發的超濾凈化水設備深度運行智能管理系統V1.0為例。超濾凈化水設備因其設備結構緊湊、安裝維護簡單、能耗低、性能穩定等特點自面世以來就受到了眾多企業的青睞。相較于傳統的過濾膜,超濾深度凈化水設備采用了更先進、更可靠的超濾膜。超濾膜具備較強的抗酸堿性,對于酸堿度較高的污水能進行有效凈化,且能保持較高的耐久度,最重要的是能夠將傳統過濾膜不能過濾的雜質進行過濾。但是,超濾膜相較而言更容易發生污染,從而使水質出現二次污染等一系列問題,導致產水量減少、水質惡化,增加運營成本。而石磊在超濾凈化水設備的使用早期就發現了這個弊端,他利用先進的科技手段,研發出了超濾凈化水設備深度運行智能管理系統V1.0,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超濾凈化水設備深度運行智能管理系統V1.0包含設備臺帳、遠程監控、遠程調試、維保管理、數據分析等模塊,能為超濾凈化水設備創建出一個完整的數據庫。系統運行時首先會為每臺設備建立基于唯一ID的設備相關參數的帳目,關聯使用地點定位,可通過移動端隨時查詢;接著將設備的歷史數據存儲、設備能效及故障預測、設備KPI分析等數據聯通,對設備的運行數據進行即時在線趨勢分析,從而實現設備狀態和實時運行參數的遠程監測。一旦維保管理模塊檢測出異常數據,就會自動根據計劃或設備預警情況發起維保工單;技術人員便可及時有效地對設備進行遠程在線調試。該智能管理系統通過獲悉設備的運行數據,對水質的污染或設備損耗情況進行分析并預測,提醒工作人員及時進行超濾膜的維護,可以有效防止水質二次污染。
超濾凈化水設備深度運行智能管理系統V1.0通過對設備數據的檢測分析,能夠預測機器的存在的潛在問題,讓操作人員的工作更加便利、高效,同時也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成本。該系統一方面提升了超濾凈化水設備整體的整潔性和高效性,另一方面也使超濾設備在保證水質的前提下能夠穩定便捷地進行純水的生產,為后期的過濾產水奠定了基礎,避免了后續在產水的過程中摻入其他雜質,高效實用。自超濾凈化水設備深度運行智能管理系統V1.0投入使用以來,超濾凈化水設備得到了充分利用,污水處理的效率和質量也有了顯著提高,受到業內的廣泛的關注和熱議。
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1987年發表的《我們共同的未來》中正式提出“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可持續發展理念。身為水處理科技產業的開路先鋒,石磊一直秉持著這樣的發展理念,他長期鉆研如何加快技術改造和攻堅節能減排、綠色制造高附加值的瓶頸技術難題,特別是對新型工藝技術和裝備的開發和創新。除了上述的“超濾凈化水設備深度運行智能管理系統V1.0”,石磊還先后研發出“水過濾集塵裝置數據分析系統V1.0”、“基于大數據的冷凝水回收利用裝置管理系統V1.0”、“污水處理用過濾機智能監管系統V1.0”等多項科研成果,應用到工廠中后,在很大限度上提高了對污水處理工藝參數的精確調控,不僅能夠確保水質達標、降低運營成本,更是實現了污水處理過程智能化、高效化,在水處理行業內廣受贊譽。
在污水處理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的今天,石磊表示會在水處理科技方向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利用自己所學和行業經驗,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奉獻出自己的力量,為后代留下一片晴朗的天,湛藍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