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主席陳楠教授專訪:賦能腎臟病學融合,跨越,發展
歡迎辭
畢竟上海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各位專家同道大家好,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臨床腎臟病學專委會第二屆年會定于2023年6月8至11日在上海召開, 熱烈歡迎五湖四海的同道們聚首東方,共襄盛舉。
導讀:共建、共融、共贏——交叉融合才有方向,共鳴、共通、共進——同心同行才有力量。作為展現新技術、交流新方法、結識新朋友的優秀平臺,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臨床腎臟病學專委會第二屆年會將通過此次多學科專家的多角度、綜合全面的研討與交流,提高我國在腎臟病學及其相關學科的科研與臨床診治水平,為健康腎臟、健康中國做出貢獻。
大咖云集,攜手并肩共謀學科大發展
本次大會邀請到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腎內科主任侯凡凡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院長寧光院士,上海中醫藥大學副校長陳紅專教授,美國紐約西奈山醫學院腎臟科主任何慈江教授,貝勒大學醫學中心腎臟病理診斷中心主任周新津教授等包括腎臟病學、內分泌學、藥理學、病理學等多個領域專家通過主旨演講、專題報告等多種形式呈現給大家領域內最前沿資訊動態,助力學科發展。
多個論壇/專場齊發力,共同締造高水準盛會
大會專門設立了法布雷病、CKD貧血管理、CKD高血壓管理、原發性腎病、繼發性腎病、CKD診療進展、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心腎、血液病相關腎損傷、急性腎損傷、遺傳性腎臟病、腎臟病理、中西醫結合、青年論壇、醫學論文寫作、病例討論等多個論壇/專場,從不同角度發力,為大家打造一場高水準學術盛會。
重視學科交叉融合,引領腎臟病學科發展
交叉融合是未來學科創新發展的捷徑,本次會議與學科發展趨勢同步,探索打破學科壁壘,促進學科間的相互滲透與交融,引領中國腎病領域及其交叉學科的臨床和基礎研究不斷向規范化、縱深化、系統化發展。
從整體出發,引領開啟糖、心、腎同治新局面
心血管疾病(CVD)是慢性腎臟病(CKD)患者的首位死亡原因,CKD與CVD常共存且進一步影響患者生存率。其中貧血是CVD高危因素,而貧血在CKD患者中尤為突出,良好的貧血管理可改善CKD患者心血管事件風險,但是糾正CKD貧血的某些藥物使用不當可能加重CVD風險。
低氧誘導因子-脯氨酰羥化酶抑制劑(HIF-PHI)超越美國、日本及歐洲,是首個中國率先批準的國際原創新藥,并且我國在國際上開創性、引領性用于透析患者腎性貧血治療,該藥的上市對我國及全球腎性貧血患者治療影響深遠,標志著腎性貧血的治療邁進第二次革命新時代,我國也將從腎性貧血治療大國逐步邁入強國之列。不僅如此,HIF-PHI或將使其他疾病領域獲益,如:缺血缺氧損傷,感染、傷口愈合、炎癥,炎性疾病和動脈粥樣硬化等。此外,HIF機制還有很大的臨床潛能尚未挖掘,例如降低血脂和膽固醇等。
CKD合并心衰患者常用利尿劑、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抑制劑(RASI)等進行治療,但這些藥物同時可能會帶來高血鉀、腎功能惡化,甚至死亡的風險。血管緊張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ARNI)沙庫巴曲纈沙坦不僅能平衡腎血流,保護腎功能,作為CKD患者的優選,沙庫巴曲纈沙坦打破了CKD合并心衰患者的治療困境,其卓越的心腎保護作用是CKD合并心衰患者的新希望。
近年來,我國CKD病因譜發生了改變,住院患者中,糖尿病腎病成為最常見的病因。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是我國糖尿病患者數量較多,并且呈逐漸上升的趨勢。未來,糖尿病腎病可能成為終末期腎病的首位病因。
隨著對CKD合并2型糖尿病(T2DM)疾病機制的深入認識,鹽皮質激素受體(MR)的過度活化,會造成腎臟纖維化,引起腎功能惡化等。因此,阻斷MR過度活化為治療CKD合并T2D的新靶點。非奈利酮(Finerenone)是第三代非甾體鹽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MRA),有更強烈的抗MR作用,可顯著降低蛋白尿,有效抗腎臟纖維化、抗心臟纖維化,延緩腎功能衰減的進展,降低腎臟終點事件的發生,同時減少心血管的終點事件的發生。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對于合并確診或高危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心衰或CKD的T2DM患者,使用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可以降低CKD進展和/或心血管事件風險,意味著SGLT2i將可跨越糖-心-腎三大領域!非奈利酮與SGLT2i聯用,能更好地降低蛋白尿,改善腎功能。
總之,無論內分泌、腎臟、心血管都是一個整體,只有進行整體的綜合治療才能進一步提升診治水平,也是這次會議期間分享給大家的重點。
法布雷病的最佳診療模式是多學科會診(MDT)
作為一種罕見的X連鎖遺傳的溶酶體貯積癥,法布雷病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就是心臟疾病,并且經常有腎臟受累,此外也會引起神經、皮膚、胃腸道、眼等多臟器受累,臨床表現差異性大,疾病知曉率和診斷率普遍較低。因此,依托多學科團隊,由各學科專家共同討論,為病人提供最佳診療模式,實現法布雷病早診早治勢在必行,這也是現代國際醫療領域廣為推崇的領先模式。
站在“整體”高度,才能撥云見日
以單克隆免疫球蛋白病相關腎損傷(monoclonal gammopathy-associated renal lesions)為例,M蛋白的多樣性使由其導致的腎臟損傷形式多樣,重疊交叉,構成了一個特殊的疾病譜,可表現為腎小球病變、腎小管病變和血管病變,其中很多病損在幾年前曾被認為是一些獨立的疾病,由于病因未闡明,在治療上也多為一些經驗性的探索。將這類疾病置于單克隆免疫球蛋白病這個框架下去重新認識,讓我們撥云見日,顛覆了很多以往對腎臟病的認知。
血液科與腎內科不分家
多發性骨髓瘤(MM)是惡性漿細胞增生性疾病,在血液系統腫瘤中占第二位,其腎損傷發生率極高(可達70%),且發病具有年輕化趨勢,超過50%的患者就診時存在腎功能不全或表現為終末期腎病。一旦確診本病,需與腎內科共同治療,其中在骨靶向藥物治療方面,地舒單抗是首個靶向核因子 κB 受體活化因子配體(RANKL)的全人源化單克隆IgG2抗體,可而減少骨吸收,促進骨重建,且腎毒性發生率低,可逆轉腎功能損傷,改善預后。
淀粉樣變性(amyloidosis)是由于淀粉樣蛋白沉積在細胞外基質,造成沉積部位組織和器官損傷的一組疾病,可累及包括腎、心臟、肝、皮膚軟組織、外周神經、肺、腺體等多種器官及組織,其中系統性輕鏈型(AL型)淀粉樣變性最常見,臨床表現為多器官受累,病情重,進展快,治療困難,病死率高。目前最常見也最有效的治療是通過干擾前體蛋白產生,從而阻止淀粉樣纖維絲的形成和淀粉樣蛋白的產生和沉積,早期在血液科綜合治療,對于以腎病綜合征為主的腎受累患者,則需要MDT模式下腎內科支持治療。
總之,腎臟病學科與其他學科交叉融合的版塊還有很多,會議期間將與大家一起深入探討。只有擁抱整體觀,抱著交叉融合的學術之心,才能走出局限性,更上一層樓。
創新與引領是學科進步的源動力
近年來腎臟病學領域新的診療理念、技術、藥物等取得了飛速發展,呈現出日新月異之勢,本次會議將與時俱進,對標國際,為大家呈現國內外領域內以及相關領域最新進展與成果,限于篇幅,這里重點介紹法布雷病和腹膜透析方面進展,更多精彩內容會中見。
生物制劑的發展是大勢所趨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可以累及關節、心臟、肝臟等全身多系統、多臟器,其中狼瘡性腎炎(LN)是SLE常見的嚴重臨床表現,然而標準治療12個月后反應率僅為15%~40%,仍有約30%的LN患者進展至終末期腎病。目前貝利尤單抗是國內唯一獲批成人LN的生物制劑,基于貝利尤單抗的聯合治療措施,為LN治療領域帶來了新的希望,不僅在臨床癥狀和指標上,更重要的是能夠從根本上遏制LN組織病理學進展,實現器官保護。
生物制劑除了應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所致腎臟損傷(如LN)之外,在原發性腎臟小球疾病,如膜性腎病、IgA腎病等疾病中也顯示出較好的療效和良好的耐受性,減少病人的激素使用量和使用時間。
考慮到生物制劑的發展是大勢所趨,本次會議也將重點跟大家分享生物制劑在腎臟病領域的應用進展。
引領法布雷病診療規范、高效之路
作為一種特異性治療方式——酶代替治療應該盡早開始,可減少法布雷病患細胞內三己糖酰基鞘脂醇(GL-3)的沉積導致的器官損傷,有效減輕患者肢端疼痛、胃腸道癥狀,改善心肌肥厚,穩定腎功能,從而改善患者生命質量和預后。
阿加糖酶 α(Agalsidase-α)和阿加糖酶 β(Agalsidase-β)能減少鞘糖脂在上皮細胞的沉積,改善患者生命質量。特別是注射用阿加糖酶β,是我國批準的首個酶替代治療藥物,填補了法布雷病特異性治療藥物的空白,讓中國的法布雷病患者“無藥可用”成為歷史,會議期間也將詳細介紹。
引領腹膜透析多元化之路
艾考糊精腹透液分子量大,不易被腹膜吸收,且不含葡萄糖,可長達16小時的超長留腹時間,提升透析充分性,改善容量超負荷和糖脂代謝,降低心血管疾病病死風險。它彌補了單一葡萄糖腹透液局限性,為腹透治療引入了更多元化手段,助力終末期腎病患者更多臨床獲益,會中詳細介紹。
把握醫學變革風口,積極助力學科發展
作為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臨床腎臟病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依托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臨床腎臟病學專委會第二屆年會這個平臺,將不忘初心,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繼續教育、科研創新、對外交流合作等諸多方面深耕,為學科發展貢獻最大力量。
在學科建設方面,專委會將多措并舉,多管齊下,建設擁有高峰人才、特色技術、重要成果、重大項目的高峰學科平臺。比如,下基層,巡講,查房,推進基層腎臟病診療水平;繼續加大真實世界研究和臨床試驗;組織全國大查房,提升地級市縣級市醫院腎臟科診療水平;加強醫學教育水平,特別是提升全科醫學概念,提升全科醫生腎臟病知曉率等。
在人才培養和繼續教育方面,此次會議非常重視對外交流合作,通過與《新英格蘭醫學前沿》合作,進一步提升我國青年腎病醫生科研創新能力和醫學論文寫作水平。與此同時,會議特設臨床病例討論、繼續教育等特色專場,為基層醫生提供學習深造機會。特別是疫情期間開設了“腎源在線”公眾號,開展公益性教育活動,通過疑難典型病例討論,對基層醫生和青年醫生成長起到了巨大推進作用。
共建共享共贏學科發展
最后,讓智慧與創新碰撞起激情四射的火花,交流與共識引領起學科發展新的方向,讓學術熱情之火在黃浦江畔蔓延開來,讓共建共享共贏學科發展成為最高呼聲。2023年6月8至11,中國上海,我們不見不散。
http://onlinesys02.hoohui.cn/cms/app/new-100/index.jsp?mid=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