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捏泥巴”到陶瓷藝術 姜文佳的創作之路
(文/林一)作為一位陶瓷藝術家,姜文佳的創作之路可以追溯到童年時期。在四年級的時候,她在美術課上第一次接觸到陶藝,發現可以被塑造成任意形狀的“泥巴”,燒至成型之后還可以永久保存,在獵奇心和童趣的驅使下,她被不起眼的“泥巴”深深吸引。
姜文佳再次接觸到陶藝,是中學的時候,她發現了家門前的商店里有陶藝體驗,于是她每周都會用零花錢去體驗陶藝。據姜文佳回憶,那時候的學業壓力很大,放學之后難得的放松時間,她可以沉浸在自由的創造和想象中。盡管店里只提供簡單的陶藝體驗轉盤,大部分的人都是捏成盡可能平滑規整的杯子、花瓶,但她卻喜歡將它們塑造各種千奇百怪的形態,并樂在其中。
姜文佳對陶藝的熱愛使她決定在高三藝考時報考景德鎮陶瓷大學。景德鎮是一座古城,從北宋開始就以陶瓷聞名,如今也是無數年輕人向往的旅居目的地,而景德鎮陶瓷大學是景德鎮歷史悠久的一所具有百年歷史的名校,其中的陶藝專業是中國陶藝產業的重點培訓對象,也是我國陶藝教育的重點。姜文佳成功進入景德鎮陶瓷大學主修陶藝專業,從那時起,她一直致力于陶藝的研究和實踐。
2016年,姜文佳在一堂泥版成型課上運用泥版成型技藝完成了一幅80×60厘米的大型陶瓷作品《海邊》。這幅作品靈感來自她9歲時去江蘇南通的海邊漁村的經歷。她回憶道,那是她爺爺去世后的第一個寒假,她在江蘇南通這個陌生的海邊漁村看到了牽掛的親人們。那時候的她還不太能理解生死,只記得,那時天氣很冷,她第一次下海抓螃蟹,甚至看到了鯊魚,但最震撼的卻是,她跟打魚為生的姑父一起坐船下海,看到了海邊的日出日落和潮汐。后來,她從記憶中海邊的波濤、潮汐和陽光變化,聯想到了生命的循環和不同階段的變化,便想把這個瞬間通過陶藝表現出來,給更多人傳遞療愈和撫慰。
(姜文佳作品:海邊)
姜文佳另一件值得一談的作品是創作于2020年的《如一》。這件作品收錄于《中國藝術設計年鑒》,獲得了亞洲青年新秀獎。這是一件直徑1m的圓形裝置,由上萬個小的陶瓷扭環構成。每個扭環看似相似,卻獨一無二,它們環環相扣,象征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制作這件作品需要經過拉坯成型、曬干、上釉、烘干、再燒制等多個步驟,陶瓷扭環看似簡單,實際上成品率比較低,每天只能制作約100個扭環。據了解,《如一》這件作品的制作長達四個月,姜文佳每天從中午起床開始工作,直到凌晨兩三點,全情投入其中。她發現這種“重復”的勞作并非消耗,而是讓她陷入一種近乎心流的專注狀態。
(姜文佳作品:如一)
《如一》這件作品背后,承載了姜文佳對于世界的看法。姜文佳在留學期間,去了很多國家,包括:土耳其、摩洛哥、摩爾多瓦、白俄羅斯、黑山、塞爾維亞、阿爾巴尼亞等,其中令她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她在摩洛哥做義工幫忙當地的建筑工地蓋房子的那一段經歷。在那一個月,她的主要工作是用相對原始的方式制成磚塊:先挖土坑,然后注水,再拿腳踩土,用鐵制的長方形模具壓好土,再用手撿出當中混雜的枯草等雜物,最后曬干。通過這段經歷,姜文佳領悟到,重復的工作在不同的背景下具有相似性。她發現,盡管世界多樣,由無數個獨立的個體組成,但是它卻是一個環環相扣的圓。因為,在人的心底,總是有一種共同的感情和欲望,這就是“如一”。
(姜文佳摩洛哥做義工實拍)
姜文佳的創作,從來都是背后有著深刻的寓意和真摯的人文關懷。2022年,面對形勢日益緊張的世界,姜文佳創作了《反戰》這件陶藝裝置作品。
該作品是核爆炸的形狀,裝置之下是一個又一個各不相同的個體。核爆象征著人類歷史上戰爭最為悲慘的一頁,每個個體、每個家庭,都在看似宏大的戰爭史詩當中銷聲匿跡。但實際上,那些鮮血、離散、消逝的生命,都是值得被看見、值得被講述的。正如那個動人的故事——小男孩一次次地撿起水洼里擱淺的小魚,試圖把它們扔回大海。大人說:“孩子,這水洼里有幾百幾千條小魚,你救不過來的。”“我知道。”小男孩頭也不抬地回答。“那你為什么還在扔?誰在乎呢?”“這條小魚在乎!”男孩兒一邊回答,一邊拾起一條魚扔進大海。“這條在乎,這條也在乎!還有這一條……”
(姜文佳作品:反戰)
對于姜文佳來說,她最想做的就是用自己的陶瓷藝術去幫助別人。在她看來,陶瓷,乃至更廣義的藝術品,不應只停留在收藏家們的家中,而應融入日常生活。例如,設計一場免費的陶瓷展,讓所有人都能毫無障礙地前來觀賞,感受美與靈感。再比如,用陶器作為一種藝術療法,讓人在陶器上感受到一種情緒的流動,讓人放松。或者創作可以傳達底層人生活的陶瓷作品,這些被忽略的人物,具體的人物,都有可能成為藝術的一部分。我相信,這位曾經游歷過很多國家,將會給陶藝帶來別樣的光彩,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