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教育根基 護航智慧教育發展
目前,智慧教育在全國范圍內廣泛推行。其中現代信息技術所具備的智能化、開放化、多元化、一體化等特點,為加快智能環境建設、推進教育治理現代化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和手段支撐。但因智慧教育的開展尚處于初期建設階段,國內對于智慧教育領域的研究與應用仍處于探索階段。杜虹,作為一名專注于護航智慧教育發展的工作者,積極推進國家“智慧教育示范區”創建工作,主動適應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變革,全面提升自身信息化教學能力,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
“智慧教育工作者要有為教育未來思考的責任”,杜虹表示,為了全面提升教學水平,服務更多學生和家長,造就更多優秀智慧學生,作為新一代的教育工作者,必須具備戰略性和前瞻性地為教育未來思考,為教育未來思考的責任。自2001年杜虹開始踏入教師行業開始,除在工作中承擔小學語文教學和小學數學教學以及班主任的工作外,她把更多的心血放在智慧教育領域的研究中,發表了《基于智能輔導機器人的學習輔助系統》《基于學習者個性因素的多Agent協同學習系統》《基于數據分析的學習評估和個性化建議系統》《基于自適應學習算法的個性化教育系統》等多個軟著。
據了解,軟著《基于學習者個性因素的多Agent協同學習系統》獲得2021智慧教育行業科技創新優秀發明成果獎,基于以上獎項,杜虹被評為“十四五”智慧教育行業科技創新先鋒人物。《基于學習者個性因素的多Agent協同學習系統》主要介紹了一個多agent的個性化學習路徑推薦系統,該系統通過前測來掌握學習者的知識水平,再采用遺傳算法來生成最佳學習路徑,推薦給學習者。該系統考慮了學習者的水平和推薦課件難度水平的匹配,以及課件之間的相關性以保證學習概念的連續性。對比傳統的自由瀏覽學習模式,這個系統有效地提高了學習者的學習效率。對于獲得這兩個國家級獎項,杜虹表示:“獎項固然代表科技界和教育行業對于他工作的認可,同時也是對她的鞭策。”她認為,教育的全面數字化轉型成為必然趨勢,智慧教育也將迎來高速發展階段。未來她將在智慧教育領域持續發力,助力智慧教育在我國的全面普及發展。
“雙減”政策落地一年,教育主陣地回歸課堂,“教育數字化”也成為關鍵。據《中國教師未來教育認知調查報告》,盡管有82.3%的教師具有創新教學方式的意愿,但是70.6%的教師依然采用傳統班課教學方式,82.2%的教師因為教學負擔重,沒有時間適應和使用信息化設備。杜虹以她多年的研究成果經驗,提出并落實將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入到教育體系中,為學校及教育機構管理者和廣大師生創造了豐富的教學教務管理、在線學習、多媒體學習等應用場景,幫助學校及教育機構解決了提質增效的問題,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作為智慧教育行業科技創新先鋒人物,杜虹將始終秉持著“科技創新教育”的理念,以更廣闊的視野和更科學地實踐應對智慧教育行業發展的新變化,她客觀地分析了我國智慧教育發展的現狀,指出我國當前智慧教育雖然基礎設施設備環境已經基本建成,但智慧教育整體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未來國家對于智慧教育的支持力度必然會不斷加大,可以說智慧教育還是一片藍海,充滿了機遇與挑戰。
錢學森先生說“必集大成,才能得智慧”,集其大成最重要的不是博覽群書,而是能夠大跨度集成所需知識,并有所創新。站在時代前沿,掌握知識的新度和廣度固然重要,但是面對知識能夠做到融會貫通,有所創新,更為重要。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是開展智慧教育的核心內容,擴寬知識的傳遞方式,讓獲取知識的途徑更多元、更便利是第一步;能夠啟迪學生智慧,鼓勵學生自主創新,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才是最關鍵的一步。相信杜虹老師必將會秉承自己最初的信念,在國家政策的指引下,持續深化研究,在新時代、新形勢、新政策的背景下持續探索智慧教育的發展之路。(文\張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