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華為的強勢崛起來看,如何塑造出強大的民族品牌競爭勢能
華為Mate 60的騰空出世,使如何打造民族品牌這一話題,再度成為中國企業界關注的焦點。2024年1月18日,應行業媒體《亞洲戶外》之邀,民族品牌定位專家、東極定位創始人王博老師為在場近百位企業家與媒體界人士,分享了打造民族品牌的戰略思考。
以打造民族品牌為使命,是東極定位自創立伊始就確立的使命方向。東極定位創始人王博老師深研特勞特定位理論多年,并結合中國市場特殊性與毛澤東戰略思想,致力于為眾多民族品牌正確定位。而“飛鶴奶粉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這一經典定位,正是王博老師的標桿之作,此定位助力飛鶴六年時間營收從30多億突破200億。也因此多年來,王博老師持續受到各大論壇邀請,為企業界人士分享民族品牌戰略之道。
王博老師指出,企業面對重大的戰略決策時,往往面臨多個定位方向的選擇。如何選擇一個有效的定位方向,可以推動企業發展成為令人驕傲的民族品牌,乃至樹立起強大的競爭勢能,是每個中國企業家必須深思的靈魂之問。
“中國商業,已經進入民族品牌的時代。當下中國,打造品牌最有力量的方式,莫過于塑造出強大的民族品牌競爭勢能,從而強勢代言中國,登頂用戶心智”,王博老師強調。在具體的戰略指導思想上,王博老師以華為舉例,將華為的戰略精髓總結為:“競爭勢能高高在上,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塑造強大競爭勢能的關鍵,就在于奪勢”,王博老師講到。當下中國正處于中國夢時代,各大產業都在呼吁民族品牌的崛起。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各大產業均會出現一個挑戰外資的心智空缺。因此,一個成功挑戰外資,并奪取細分產業制高點的品牌,就可順勢在消費者心智中占據戰略高地。也只有成功代言中國,才能塑造強大的民族品牌競爭勢能,才能在高度激烈的競爭內卷中脫穎而出。
以華為的發展道路為例,自從決定發力智能手機開始,華為就在戰略上鮮明對標全球科技巨頭蘋果,選擇定位于“高端自主研發品牌”,而非“集成組裝品牌”。此舉不僅將自身與國際巨頭如蘋果和三星形成顯著的差異化,更通過“高端自研”這一高舉高打的定位策略,把國產同行如小米、中興、聯想等遠遠甩開。
華為通過正確的定位方向選擇,并輔助以壓倒性的研發投入與傳播造勢,讓“核心技術遙遙領先”深入人心,短短幾年時間,就已構建出壓制性的競爭勢能。若無美國打壓,華為勢必已在全球范圍內超越蘋果,問鼎智能手機之王座。
構建高高在上的競爭勢能,在東極定位操盤的客戶案例中同樣得到了體現。在內衣行業,東極將貓人定位為科技內衣,在傳播中訴求“25年專研科技內衣”。此舉意在凸顯貓人既有的科技面料優勢,并順應服裝行業的科技化浪潮,奪取“科技領先”這一戰略高地,以此鼎立優衣庫與維密等國際強勢品牌。
在此戰略定位的引領推動之下,貓人市場業績連年攀升,2023年GMV突破100億。反之,若像都市麗人一樣,選擇訴求“全國銷量領先的專業內衣”,這樣的定位平淡無奇,無力匹敵優衣庫、維密等國際領先品牌,無力占據勢能高地,難以奪取內衣產業的戰略制高點。
在泳裝行業,東極為范德安制定出“明星青睞的時尚泳裝”定位方向,在傳播中鮮明訴求“在中國100多個明星都在穿范德安”。此舉將范德安與國際運動大牌速必濤、阿瑞娜形成顯著區隔,明確了范德安更加時尚的競爭優勢。在此戰略定位的引領推動下,范德安加大布局線下專賣渠道,市場成績喜人,被權威調研機構認證為:連續三年全球高端時尚泳裝銷量第一。
在臺球產業,東極建議喬氏臺球放棄其他咨詢機構制定的“中式八球領導者”定位方向,轉而重新定位為:“喬氏中式臺球,風靡全球的中國運動”。在中式臺球整個品類都處于下滑通道之時,將競爭焦點指向外部,瞄準競爭勢能最高的斯諾克運動,以提升中式臺球運動的品類價值感,引領整個中式臺球品類做大做強。
經過5年時間的戰略導入,喬氏營收節節攀升,并將全球大賽的冠軍獎金提升到500萬,力壓英國斯諾克,成為全球冠軍獎金最高的臺球賽事,不僅吸引了全球數十國家的著名臺球運動員赴華參賽,也有效提升了中式臺球的國際地位與品類形象,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上中式臺球這一“風靡全球的中國原創運動”。
在戰術打法方面,任正非在內部講話中向各位高管強調,要吸收整合外界的所有優秀打法化為己用,是為“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王博老師指出,偉大的企業往往都是抄作業的高手,不會盲目追求原創創新。正如段永平所言,要敢為天下后,后中爭先。
體現在華為的戰術打法上,可以看出,華為旗下的多個產品特性,都吸收借鑒了競爭品牌的優秀打法,并在此基礎上做了創新性模仿。例如在手機品類里,Mate系列升級了三星大屏手機、P系列升級了VIVO的拍照手機、榮耀子品牌直接對標升級小米的互聯網直銷手機。
在最近備受關注的問界M9身上,相似的思路依然清晰可見:首先背靠強大科研優勢,問界直取“智能駕駛”這一戰略制高點;然后在產品層面,充分借鑒理想汽車對于大型SUV的開發心得,并在此基礎上做出優化升級,實現降維打擊。
王博老師強調,吸收外界優秀打法的前提與關鍵,在于首先要打造出強大的競爭勢能,率先搶占產業的制高點位置,登頂用戶心智。只有擁有競爭勢能,在消費者心智中地位領先的企業,才有資格整合升級競爭對手的戰術打法精華。
王博老師進一步指出,打造民族品牌的特殊性,還在于可充分彰顯文化自信、激發廣大國人的民族自豪。當前中國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社會各界人士均在呼喚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近幾年洶涌的國潮風也來源于此。打造民族品牌不僅能夠號準時代脈搏,也能激發廣大國人的愛國熱情與情緒共振,在這個關鍵的時間節點為消費者輸出最大的情緒價值。
此外,不盲從西方固有的品牌打法思維,民族品牌如華為、比亞迪、飛鶴等,在戰略路徑與技術路線的選擇上,摸索出一條獨立自主、更適合中國市場特殊性的差異化路線,并將競爭對手瞄準并戰勝了強大的國際巨頭品牌,令業內人士與消費者肅然起敬,競爭勢能因此進一步強化。
在品牌識別系統上,民族企業的代表品牌也沒有照抄西方企業的作業范式,而是發自內心的以民族文化為驕傲,充分彰顯民族文化的魅力。例如,比亞迪王傳福堅持將車內按鈕符號設置成中文、華為以鴻蒙等古典神話來命名手機系統、李寧將中文字符率先推廣到國際秀場等等。也只有這樣,才能在民族品牌的奪勢之戰中獲取領先,才更有資格代言中國。
近些年來,很多品牌專家建議中國企業要改一個外國人更易發音的英文名。恰恰相反,東極定位認為,大國崛起時代,每個中國企業都有責任和義務,教老外一個中文概念。改品牌的發音,其背后的底層邏輯是民族自信心與國家勢能不高的表現。日本的Toyota(豐田)、Nintendo(任天堂)、Mitsubishi(三菱)等品牌名字也并不好讀,甚至可以說很難讀,但并不妨礙其成為世界范圍內家喻戶曉的日本品牌。
在大國崛起時代,打造民族品牌才是中國企業正確選擇戰略定位的方式,才有助于企業大幅提升競爭勢能。研究華為、比亞迪、飛鶴、李寧等諸多民族品牌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民族企業的戰略決勝關鍵,在于勇于對標進口品牌,助力中國在一個個細分領域重回世界之巔。
在演講最后,王博老師指出,華為在高科技領域的強勢崛起,為廣大中國企業打造世界級民族品牌,提供了一個優秀的參考樣板。我們相信在未來,會有更多優秀的中國企業,能夠在自身所在細分領域奪取世界領先,打造出像華為一樣令國人驕傲的世界級民族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