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羅維晗共商后疫情時代中國經濟發展前景
(文/陳意茗)2023年,伴隨著三年疫情和俄烏沖突的影響,全球性的經濟危機逐漸蔓延,中國經濟增速也隨之放緩。這一年,我國普通民眾的經濟生活“性價比”與“存錢抵御風險”之風盛行。
2024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3年中國經濟“成績單”:初步核算,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2%,較上一年的低迷狀況有所加快;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2%;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0.2%;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6.1%;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0.2%;年末外匯儲備超過3.2萬億美元。
今日,我報特邀深耕于宏觀經濟研究的深圳蒙格斯咨詢有限公司金融研究員羅維晗研究員,共同解讀2023年中國經濟“成績單”,并對2024年中國經濟發展作出分析與展望。
探討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成因
深圳蒙格斯咨詢有限公司金融研究員羅維晗研究員認為,2023年中國經濟的增速放緩受到了全球經濟的影響:“全球經濟運動正遭遇一股減速的趨勢,近期的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反映出從制造業逐漸向服務業延伸的低迷局勢,這一情形普遍影響到了包括發達國家在內的全球經濟體系。由于消費動力的強勁支撐,美國的經濟增長表現出了超乎預期的頑強,但近期的數據同樣揭示了經濟活動的減弱以及勞動市場的降溫現象。歐元區在今年早期的時候就已展現出增長乏力、陷于停滯的現象,第三季度甚至陷入了負增長的狀態,而關鍵的通脹狀況仍遠超歐洲央行的預期目標。即使日本的服務業活動呈現出持續的強勁,制造業領域的前瞻性指標也依然顯示出疲態且通脹率按照歷史數據來看較為偏高。”
除此之外,羅維晗研究員認為投資減速是近年中國整體增長放緩的關鍵因素之一,他說道:“在總投資增長率逐漸降低的情況下,投入資金的構成也明顯地發生了轉變。相較于2020—2022年,我國的投資增長率有所回落,其主導因素在于房地產業界持續面臨困境。由于房地產市場久居低谷,導致房地產投入大幅度地減少,在過去的兩年中累計降低達18%,亦不可忽視的是,住房需求疲軟以及開發商債務問題加劇等問題。倚靠房地產行業發展的上游行業,如建筑材料業的投資亦出現下滑趨勢。”
羅維晗研究員分析道:“2023年中國經濟活動有所回升,但復蘇依然脆弱。今年前三季度,在服務需求、較有韌性的制造業投資和公共基建的推動下,實際GDP同比增速提高至5.2%。經濟重啟帶來了一季度經濟活動的激增,但增長勢頭在二季度迅速放緩,然后在三季度又有所恢復。這種不穩定的增長表現,加上持續的通縮壓力和仍然疲軟的消費者信心,表明經濟復蘇仍然脆弱。”
展望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景
羅維晗研究員結合宏觀經濟數據預計稱:“預期在2024年,全球的經濟狀況或許會維持其萎靡態勢,增長勢能有限。觀察來自外部的因素,我們可以察覺到中國經濟可能會受到全球需求下滑、金融狀況比預期更為嚴峻,以及地緣政治壓力加大等因素的影響。外部需求的走弱可能會對出口行業產生影響,同時對國內經濟活動產生不良的連鎖影響,包括對出口導向性部門的投資和就業的不利影響。這種疲軟前景反映了各國,包括發達經濟體以及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為應對高通脹而大幅收緊貨幣政策的滯后效應。自2022年開始,美國啟動了緊縮貨幣的周期,美聯儲已經將政策利率提高了近5個百分點,這已經是過去四十年中最大的提高幅度之一。另外,由于深層次的通脹持續高企,預計高利率的期間可能會比初步預期更長。”
對于中國未來的經濟增速,羅維晗研究員預測到:“根據各方面的評估,預計中國2024和2025年GDP增速將分別降至4.5%和4.3%,這既反映了短期阻力,也反映了日益增加的結構性制約,包括債務水平過高、人口老齡化和持續的經濟失衡。”
解決中國經濟發展困境的策略
對此,羅維晗研究員作出最后總結,給出了自身的策略考量:“柔性的經濟復蘇旨在通過持續的政策援助,使政府能夠防止經濟發展受到下行風險的沖擊;維持貨幣政策的寬松,并采取激發信貸需求的步驟,將有益于推動私營部門的復蘇;盡管貨幣政策的空間受到了限制,但是還存在對財政政策的刺激空間,考慮到地方政府目前面臨的債務問題,中央財政應提供必要的支持;同時實施支援性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在短期內重塑信心,并在長期內提高增長前景的結構性改革則值得重視。為了推動更高效的私人投資,必須解決房地產市場高杠桿和過剩產能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