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智慧教育先鋒姚爽婷 探索智慧教育的無限可能
(文/周越)數字時代,教育呈現出智慧教育的新形態,通過科技賦能和數據驅動全方位推進教育變革已然成為時代趨勢。今天,我們有幸采訪到斯貝瑞獎2023年度教育行業影響力人物姚爽婷女士與我們分享她在教學教育創新方面的豐富經驗與深刻理念,借助她的眼睛看中國現代教育,一同探討智慧教育的奧秘與未來。
Q:姚爽婷女士,您好!非常感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邀請,您在教育創新和推動智慧教育發展方面做出的努力與成就令我們贊嘆不已,我想請您進一步分享一下,在數字化時代,您是如何把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應用到創新教育當中,為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和成長機會?
姚爽婷:我在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學習教育科技與媒體碩士項目的時候,受Seymour Papert的Constructionism建構理論影響很深,他認為,好的教育不是如何讓老師教得更好,而是如何提供充分的空間和機會讓學習者去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我深以為然,這種個性化的學習模式是傳統教學不可想象的,但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發展使之走進了現實,這個時代真是很好的時代。我學成歸來以后,在實際的教學實踐當中始終貫徹Papert的建構主義,充分利用互聯網、人工智能、計算機等現代科技拓寬學生的學習邊界與體驗,我需要強調的一件事情是,智慧教育不僅僅是教學內容和教育工具的數字化,還包括教學環境的智能化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的個性化,近年來我在該領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基于人工智能的遠程互動式在線教學方法”“基于云平臺的IBL課程設計方法”“基于互聯網+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方法”“基于翻轉課堂模式的教學思維培訓方法”,融合物理空間、社會空間和數字空間,創新教育教學場景,推動各種教育類型、資源、要素等的多元結合,借助科技的力量創新內容呈現方式,在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讓學習也能夠成為他們的美好體驗,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和能動性,這樣形成良性循環,教育才會真正成為學生的長久發展和持續成長的內在驅動力。
Q:在智慧教育的實踐中,您又是如何與學生互動,激發他們的主動性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呢?
姚爽婷:這是我最初進行教育實踐時苦苦思索過的一個問題,作為老師我們希望學生可以在課堂上得到提升和進步,這里涉及一個價值判斷的問題,這個提升和進步的基準線到底是什么。我在研究生學習的過程中,慢慢意識到老師的判斷標準是完全有可能過時或受主觀認知影響的。想要培養更具創造性思維、開放心態、學習熱情的學生,首先需要克制對學生的定義和判斷。我曾經采用探究式教學法(inquiry-based learning)設計課程,設身處地地站在學生的角度,減少設限,讓學生有更多的發揮空間,給予他們充分的安全的表達空間,而我在這個過程中不再扮演傳統的“評判者”和“引領者”的身份,更像是一個“輔助者”,幫助學生基于項目開展學習,在教學框架內探索各式各樣的可行方案并將知識串聯起來,從而實現心智模型的架構。在這個過程中,我驚喜地發現學生們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他們不再局限于書本知識,而是能夠將所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提出獨特的見解和解決方案。
Q:技術為教學帶來眾多便利,但同時也因為其不受價值規約、忽略人主體性備受詬病,致使信息技術降格成為教學精致化的手段,倫理缺位的教學技術化困境成為智慧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難點,請問您是如何平衡科技的應用與傳統的教育價值觀,確保學生的全面發展和人格培養?
姚爽婷:我認為破解教學技術化困境關鍵在于明確教育的根本目標,清晰認識到科技只是輔助教學的工具,而非目的。傳統教育價值觀中強調的人文關懷、道德培養、情感交流等是不可替代的核心要素,在引入科技手段時,應該始終圍繞著如何更好地實現這些核心目標來進行選擇和應用,堅守人文價值,將道德情感教育貫穿教學始終,以實現學生真正意義上的全面發展和人格培養。
Q:最后,請問作為斯貝瑞獎2023年度教育行業影響力人物,您對智慧教育的未來發展趨勢有何看法呢?
姚爽婷:智慧教育為每個學習者提供適合的教育,讓因材施教的千年夢想變成現實,將首次歷史性地實現微觀層面的個人發展與宏觀層面的社會發展全面高度統一,我認為,接下來它將更加聚焦發展素質教育,進一步突破地域和時間的限制,推進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構建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高質量個性化終身學習體系。誠然,當前智慧教育仍然面臨著技術倫理規范、教師角色轉變、教育公平等問題,但我們應該以積極的心態去看待。總的來看,我堅定地認為智慧教育的未來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和廣闊的發展機遇,在教育界同仁齊心協力、共同努力之下,這些難題必將在不久的將來得到進一步的克服,智慧教育也必將迎來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