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小王”齊上陣
“我十二歲的時候遇上日本侵華戰爭,親眼目睹,由于我們中國的科學技術落后,就要挨打。”——王守覺
王守覺院士(圖源: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要想發展我國的微電子工業,光靠引進是不行的。”“想從西方國家引進先進的微電子技術和裝備純屬幻想。”“我們必須以自力更生為主來加速發展我國的微電子工業。”——王守武
王守武院士(圖源: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王守武、王守覺是科學院少有的院士兄弟,科學院半導體所的同事親切地稱他們為“大王先生”“小王先生”。
王守武、王守覺這一代科學先輩率先研制出我國第一只硅平面型晶體管和第一塊集成電路,為我國半導體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零基礎”也要啃“硬骨頭”
“當年,我們一無資料,二無圖紙,實驗設備也是一窮二白,國家物質供應極度匱乏,但人們的精神卻非常充實。”跟隨半導體電子學家王守覺從事高速開關晶體管研制的吳德馨說。
1956年,新中國吹響“向科學進軍”的號角,發展半導體技術,成為“四大緊急措施”之一,而那時,我國的相關基礎幾乎為零。
在此背景下,王守武等人舉辦了“全國半導體物理學討論會”,會上,王守武發表了題為《半導體整流器》的演講,深入剖析了半導體整流器的原理與應用潛力。
王守武的自傳文章《我的報國路》(圖源: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1956年8月,應用物理所半導體研究室正式成立,王守武被任命為負責人,這標志著中國半導體研究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與王守武的選擇一樣,一大批海外科學家陸續回國,他們帶來了我國半導體科技的“原始積累”,奏響了中國集成電路事業自力更生的序曲。
同年,31歲的王守覺,已是一位動手能力出色、視野開闊的工程師。他也加入半導體研究室,擔任半導體高頻晶體管課題組組長。
“為愛發電” 解燃眉之急
在那個時代,國家急需研發晶體管化電子計算機——“109乙機”,然而,現有的“鍺合金結晶體管”性能難以滿足需求。面對這一挑戰,王守覺挺身而出,僅用時不到半年,便率領其團隊成功研發出我國首支鍺合金擴散高頻晶體管,這一成就為項目推進奠定了關鍵基礎。
隨后,“109乙機”順利通過國家鑒定,標志著我國擁有了首臺完全采用國產元件的大型晶體管通用數字計算機,極大地提升了國防事業的計算能力。
109乙晶體管通用電子計算機及其軟件系統,激光波異纖維通信,實踐一號衛星用太陽能電池,獲得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圖源: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1960年初,美國成功研制出“硅平面型晶體管”的消息傳來,王守覺敏銳地意識到其重要性,毅然決定放棄已有所成的“硅臺面工藝”,轉而全力投入硅平面工藝的研究。
鑒于“兩彈一星”工程對高性能半導體元器件的迫切需求,王守覺主動“揭榜掛帥”,與相關部門立下“軍令狀”,誓要攻克硅平面型晶體管的研制難關。
在此期間,王守武頻繁深入一線,與科研人員并肩作戰,共同面對技術挑戰,形成了“大王小王齊上陣”的感人場景,這一幕也成為半導體研究所的寶貴記憶與精神財富。
1963年末,我國科研領域迎來重要里程碑——首批“超小型硅平面高速開關管”與“高頻晶體管”樣管宣告誕生。這一成就標志著中國正式掌握了硅平面工藝晶體管技術,實現了從零到一的重大跨越。
四年后,伴隨著“109丙機”的成功研制,109廠圓滿完成了該機所有硅晶體管的生產任務。這臺被譽為“功勛計算機”的設備,在“兩彈一星”國家重大戰略任務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彰顯了中國半導體技術對國家安全的支撐力量。
20世紀70年代王守覺指導科研人員工作(圖源: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1990年王守武與半導體所原所機關黨委書記王微參加所慶活動(圖源: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人物簡介
王守覺:中國科學院院士,半導體器件與電子學家、信息科學家,中國半導體器件與微電子技術的奠基人之一,半導體人工神經網絡和多維空間仿生信息學的開拓者。
王守武:中國科學院院士,半導體器件物理學家、微電子學家,我國半導體微電子和光電子科技事業的奠基人之一。
本文來自:中國科學家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