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畫堂春》代言人吳汝俊:國粹銷魂一生一代人
2019年1月20日,昆曲《畫堂春》在梅蘭芳大劇院首演。跟隨北方昆曲劇院的演員們回到納蘭容若那真摯細膩的情感世界,不少觀眾都落淚了,為容若和惠兒未盡的情緣所唏噓,為容若和妻子盧氏一生一代一雙人純粹忠貞的愛情所感動,也因國粹之美而深深陶醉。
“一提到國粹,很多人馬上想到的是京劇,其實,昆曲和京劇本就不分家。不同的是,京劇的首席伴奏樂器是京胡,昆曲的首席伴奏樂器是笛子。京劇是板腔體,昆曲是曲牌體。京劇主要唱腔 ,昆曲主要唱詞。”
——昆曲《畫堂春》藝術指導、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吳汝俊
中國新京劇的開山人、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吳汝俊先生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在海內外積極推廣中國國粹,而此次,受邀成為昆曲形象代言人,他走上舞臺與容若的扮演者張貝勒、盧氏的扮演者馬靖等幾位《畫堂春》的主演一起謝幕,并激情澎湃地與觀眾們分享了他對于國粹美學的認知,分享了他與昆曲的情緣。
原來,吳汝俊先生從他的原創新京劇《貴妃東渡》開始,就已經有融合昆曲的藝術特色,而去年那部紅遍大江南北的《愛心觀音》主題曲就更是帶有明顯的昆曲曲風。無論是傳統京劇的深厚藝術積淀,還是新京劇的創新,無論是國內專業領域內的良好聲望,還是海外卓越的影響力,吳汝俊老師都是中國戲曲界的標桿人物,最近他又與奧斯卡終身評委盧燕女士、前衛藝術家陸蓉之女士等人一起登上了央視《世界聽我說》的舞臺,以全球杰出華人代表發表了自己對于傳承和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獨到見解。
吳汝俊先生說:“創新,一定是要在繼承的基礎上,才有更大的發展。青年演員,必須要把基本功練好,就是手眼聲步法的技術要先過關,然后才能談得到發展;要潛心研究每一段唱詞,體會人物,才能做到起承轉合收放自如,表演才會真正具有藝術美,具有神韻。”
“千百年后,鑒真傳人再次東渡。他藝驚朝野,弦動扶桑。昔時江南學子,今日東瀛名家,漫空杜鵑花,不因隔海怨天涯,二十年文化苦旅,民間使者,情和四方。”這是“中華之光——傳播中華文化年度人物評選”組委會給獲獎人吳汝俊先生的頒獎詞,亦是吳汝俊先生多年來游走于海內外,為傳播中國傳統文化所付出的一片赤誠之心的真實寫照。
雖已逾知非之年,但在他身上卻永遠閃耀著一種奪目的光。這道光深深吸引了《畫堂春》的主創團隊。北京京昆國際文化傳播公司的趙羽團長先生說,我們仰慕吳汝俊先生在改良新京劇方面的專業藝術造詣,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輕人愛看昆曲,我們想把昆曲《畫堂春》打造成一個具有特色的文化藝術品牌。
吳汝俊先生介紹說:“ 昆曲《畫堂春》的藝術創作取材于清代著名詞人納蘭容若的真人真事,而納蘭府就在咱們北京什剎海,也就是現在的宋慶齡故居。所以,這段故事真是一段可以摸得到的歷史。”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研究中心、宋慶齡故居管理中心 艾多 主任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研究中心、宋慶齡故居管理中心主任艾多女士說:“現在的宋慶齡故居在清康熙時期是著名的納蘭府邸遺址。他的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名篇就是在這里寫成的。至今,納蘭府還存有‘南樓’、‘淥水亭’等納蘭容若時期的許多歷史遺跡。本著弘揚中華古典詩詞、中華戲曲精粹的宗旨,我們將借力昆曲《畫堂春》共同打造京城 ‘納蘭文化’品牌,打造北京歷史人文名片,講好北京故事,講好中國故事。”
原北京藝術創作中心主任、《新劇本》雜志主編徐恒進先生說:“清代在北京先后出現的納蘭容若和曹雪芹是代表北京文化的兩座光彩奪目熠熠生輝的豐碑,是中華古典詩詞與古典文學的雙子星座。去納蘭生活過的納蘭府走一趟,在納蘭當年把酒酬唱的南樓,觸摸納蘭手植的明開夜合樹,在淥水亭邊小憩,那是種怎樣的感覺?令人產生無限遐想,很奇特、很美妙。”
編劇張蕾是一位善于用詩詞寫故事的才女型劇作家,她說:“這部戲極具文化市場和旅游市場前景,可以做成京城納蘭文化系列。”
北京京昆國際文化傳播趙羽團長、昆曲《畫堂春》藝術指導吳汝俊、 制作人胡明明、編劇張蕾
高級編劇、中國戲曲學院特聘教授張永和先生說:“用古典詩詞寫歷史故事,用世界非遺的昆曲藝術,演繹詞人納蘭性德與妻子一生一代一雙人、一對神仙眷侶的愛情故事毫無疑問是最合適的。昆曲《畫堂春》大氣、純正、時尚,具備了文化、藝術、市場的開發運作基礎,可以走向世界。”
早在昆曲《畫堂春》在創作會上,吳汝俊先生就親身演繹《詩經》中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將流行音樂元素融入京劇,具有強烈的震撼力,體現鮮明的時代性,讓主創人員頗受啟發。